• 欢迎进入江苏省酒业网!
  • 用户名: 密 码:
首 页  |  新闻中心  |  市场聚集  |  高端对话  |  专题报道  |  政策法规  |  市场营销  |  酒文化  |  展会信息  |  南京晨报  |  联系我们
流通分会  |  白酒分会  |  黄酒分会  |  啤酒分会  |  名酒连锁专业委员会  |  酒文化专业委员会  |  供求信息  |  留言反馈  |  相关行业信息
江苏省酒业网
 
茅台立春酒被疯炒至24..
腰部品牌裂变进行时,泸..
舍得酒业2021业绩预..
舍得酒业贺岁短片上线,..
“缘系万里,让爱传递”..
梦之蓝亮相全球外交官中..
中国葡萄酒:选择和制定..
今世缘:目标理性务实 ..
洋河股份:坚决调整 蓄..
“三找”背后的棋局:全..
贵州省毕节市市委副书记..
打造年轻人的白酒
今世缘酒业山东大区立下..
你从雪山走来 ??来自..
 
  电 话:025-86634293
            86632131
传 真:025-86634293
邮 编:210009
邮 箱:jsjiu025@163.com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酒文化 >> 详细信息

钱文忠、于赓哲:边塞诗酒大唐风华


黄河岸阴山旁,草原千里大漠金光,英雄骑马壮,烈士归故乡……上世纪八十年代,席慕蓉的诗,蔡琴的嗓音,让一首《出塞曲》风靡了两岸三地乃至整个华人世界。的确,在许多的语言和旋律中,边塞诗出塞曲,永远是最容易拨动中国人的心弦,引发我们文化深层共鸣的主题之一。而若要追寻这种情绪的源流,则要上溯千年之久。



是经典更是新声,由西凤酒独家冠名,凤凰网倾力打造的《中华酒事局》第四季最新一期节目中,主持人蔡紫就将和文化学者钱文忠、于赓哲一起,回溯中国人的边塞情结源头,和您聊聊唐代的边塞诗。



赳赳文士,大唐干城



边塞诗古已有之,但其兴盛却只能是在唐代。唐以前边塞主题诗歌流传不过200首,而仅《全唐诗》中收录的边塞诗,竟然就超过了2000首。为什么唐朝的诗人都会如此偏爱边塞?在于赓哲教授看来,这与唐朝的疆域、国防思想、尚武精神,甚至与唐代的科举都大有关系。






在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里,唐代地缘政治的复杂程度可谓前无古人。突厥、吐蕃、吐谷浑、回鹘、高句丽、奚、契丹……帝国疆域的各个方向上都有连绵不断的战争和冲突,这些军事冲突为边塞诗的兴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和创作舞台,也让边塞诗为代表的“咸英之曲”在唐代大行其道。



另一方面,和历代王朝不同,唐朝的文人不是大唐武功的旁观者,而是直接的参与者。盛唐的中国,整个社会由上而下的武德充沛,“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文武全才的形象,是当时社会对于文人士大夫的普遍期许。



而与此同时,唐代虽然科举草创,但远未及完善。参与国家战争和王朝开拓,是当时文人博取功名的捷径。所谓“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在这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大批的唐代文人“功名祗向马上取”,事实上,高岑王李等等一大批唐代边塞诗人,都曾有过以入幕、领军、游历等方式参与边境战争的经历。在边塞战争中打开个人上升通道的突破口,在边塞生活中汲取诗歌创作的营养,唐朝诗人因而在作诗偏好上倾向于边塞主题,整个社会对于诗歌的喜好亲近于边塞诗,这于武功强盛的大唐也就不足为奇了。



用咸英之曲,变烂熳之音



社会风气,让唐代的边塞诗主题风靡一时,但于历史的维度里,诗的高下比的还得是传唱度。钱文忠教授说,在中国诗歌史的名场面“旗亭赌唱”的故事里,边塞诗三杰岑参、高适、王之涣赌诗才,最后比的,其实就是各自诗歌的传唱度。






边塞的地理让中国人的文学视野前所未有的悠远,八月萧关道 九月轮台风,青海长云阴山雪,对于远方中国文人开始有了更多具象的想象;诗也,歌也,作为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开放包容的王朝,唐朝的战争为中外带来了华戎同轨,交流与融合的契机,“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龟兹筚篥愁中听,碎叶琵琶夜深怨”,新的乐器、新的乐式、新的曲调,以及各式各样外来的元素,沿着王朝开拓的步伐和丝绸之路流入大唐,交汇于边塞,形成了长达数百年的文化撞击,打开了边塞诗人在格式韵律创新上的思路;就更不必说,始终为唐诗带来灵感,在边塞诗中形同孪生共体的酒的存在。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归叵罗”、“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在这远离帝国中枢的边塞之地,美酒之于边塞文人,不仅是摆脱孤独与苦闷,更是一种自由和解放的力量。



谈及消愁,钱文忠教授分享边塞诗人F4之一的王昌龄,曾在边塞归途,落脚扶风,即今天西凤酒的产地凤翔之时,借由酒挥洒的心绪。本是苦闷的铩羽而归,借酒消愁。“蹭酒”的老翁却主动分享自己当年征战边塞的惨烈情形,正当王昌龄更为愁闷之时,老翁却发自肺腑感叹自己老骥伏枥,期许他恰逢好时机,要抓紧立功。这究竟是老翁的表达,还是诗人自己的领悟?一场酒,让诗人的内心起了变化,一次边塞共情,诗人有了化悲为力量的动力。






“用咸英之曲,变烂熳之音”的唐代边塞诗,是一个伟大王朝的注脚。是那个独特时代的文学、功业、美酒、音乐的载体。对于诗和远方的向往,所激发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又让唐代的边塞诗,远远超越了具体的时空。它让我们一代又一代的文明后来者得以通过这些诗词的语言,保留下一条我们能够随时重回精神故国故园的通道,构建起我们中国人对于历史共同体的记忆和想象。



而这,或许才是唐朝边塞诗不可替代,永远能够让每一个中国人共情共鸣的原因。千年传唱的诗歌,就如同是千年传承的美酒,读的是历史,品的是岁月,诗酒中华,千年不绝的文化往事,锁定凤凰网关注《中华酒事局》我们还将与您继续相约!

[2024-09-11]  
返回>>    
   

  • 评论:

  • 验证码:  

          
评论:
用户名:
密 码:
蜜雪冰城入酒局!
洋河2025战略升级:..
酒业10人荣获全国劳动..
酒业泰斗梁邦昌雕塑揭..
“京东VS美团”大战背..
多家零售巨头入局,“9..
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质量振兴与投诉 | 通讯员表 | 会员申请表 | 留言反馈 | 广告说明
:1024*768    技术支持:夏恒网络
电话:025-86634295 86632131 传真:86634293  网站登录
免责声明:   本网站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以上内容仅供网友学习与交流,无
意侵犯版权。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如有侵犯您的利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