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电 话:025-86634293 86632131 传 真:025-86634293 邮 编:210009 邮 箱:jsjiu025@163.com |
|
|
 |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场聚焦 >> 详细信息
| |
中国啤酒业应考虑整体“走强”
餐饮业作为酒水市场的晴雨表,现在很多迹象表明,啤酒销售的竞争已经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啤酒大鳄们在市场竞争中采取的排他性措施,搅得行业“水”越来越浑。在很多酒水走量较大的地区,“买断”酒店、给服务员“开瓶费”、甚至直接给店主贿赂的现象已逐步成为行业的潜规则。这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剥夺了消费者的选择权。
尤其让人担忧的是,伴随着营销重心下移,各大啤酒巨头在攻城掠地过程中遭遇渠道暴力的事件频频见于报端。据《安徽商报》报道,就在今年6月17日,安徽滁州雪花啤酒分销商和山城啤酒滁州总代理之间为争夺“一个排挡”而发生斗殴事件。
近年来,爆发在全国各地的啤酒大战,上演暴力场面已不是新鲜事儿,最常见的是外地啤酒厂商的销售人员在销售现场被殴打,而这些事件中很多就是啤酒巨头与本地啤酒厂商的利益之争。如2008年天水市雪花啤酒遭摔砸事件、2007年新疆啤酒和燕京啤酒冲突事件、2005年金威啤酒与青岛啤酒深圳械斗事件等。
业内人士对此的解释是,销售人员的薪水与业绩挂钩太厉害,导致销售人员对市场太敏感,情绪容易冲动。换句话说,是行业的销售政策埋下了争端的祸根。
市场利益是诱发竞争者之间暴力冲突的根本原因。商场上演血战,最根本的原因是冲突中的一方危害了另一方的既得利益。分析各大冲突事件可以发现,在渠道的暴力冲突中,发起冲突方往往是市场的既得利益者??在过去的市场经营中,他们往往占有有利的市场地位,但是竞争对手的加入往往会改变市场竞争的格局,使得市场利润重新分配。利益受到危害的一方,于是不惜一切代价捍卫自己的地位与利益,当然也包括使用暴力手段。
市场呼唤理性。究其实质,暴力行为是对市场规则的一种否定,是对市场规则的漠视,与市场良性发展是背道而驰的。它是企业在竞争中不敌对手时的一种绝望的挣扎,是一种最直接的对抗,同时也是最无力的还击。可以说,商场中的暴力行为是市场的一种倒退。这种原始的、低级的行为,只能受到市场的鄙视和唾弃,暴力只会使企业的处境更加不堪。
但同时也要注意到,很多企业之所以会招致暴力冲突,是因为其行为违背了企业伦理,损害了市场当地大多数人的利益,将企业发展中的经济问题转化成了社会政治问题。
企业的竞争与发展,要考虑到政治与经济的平衡,特别是扩张经营企业,要有正确的伦理观,要以人为本,让市场当地更多的人都享受到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所带来的利益。企业在某个市场的扩张与发展,不应该是对当地市场的掠夺,而是帮助或者与当地市场共同发展。这才是高层次的市场竞争所代表的方向。
从世界范围来看,截止2008年,我国啤酒产业的产量达到4000万千升,连续七年成为世界产量第一。
同时,中国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啤酒市场,而保证中国啤酒市场高质量的良性运行是所有啤酒企业的利益所在??这也是所有啤酒企业应该担负的责任。
但就国内啤酒市场而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量和质量的不对等。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啤酒市场同质化现象严重,中低端啤酒占市场份额的绝大部分,高端啤酒只有15%左右,而发达国家这一数据大都在50%以上。由此,对于中国啤酒巨头们来说,在“做大”之外,如何“做强”进而推动啤酒产业的整体“走强”应该比攻占一城一池更为重要。(来源:中国酒业新闻网)
| |
|